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意思是说,谣言是可以被识别的。只要你动动脑筋加以判断,就可以将谣言戳破。其实这句话,并没有说完,它后面还有两句:兴于愚者,起于谋者。这两句话,恰当点出了谣言的传播路径和源头。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相比真相,谣言经常走得更快,跑得更远。它的背后,是有着怎样的传播规律呢?
腾讯曾经搞过一次“关爱爸妈朋友圈”谣言征集活动,筛选出100条典型谣言。其中排名靠前的,就是《美国正式宣布转基因有毒》。对基因技术的恐惧就使得世界各国都普遍盛传关于转基因农作物的种种谣言。事实上,不仅中国社会如此,在美国、欧盟、日本也同样有着各种各样关于转基因的谣言传播。
还有一种说法,即谣言是有很多破绽的,它在传播中会自动筛选受众人群。有的谣言标题惊悚,错别字一堆,有人看了呵呵一笑随手略过,但有的人却如获至宝,马上分享。如此一来,谣言张张嘴,真相跑断腿。
今年年初石家庄突发疫情,实行闭环管控,全员进行核酸检测。就在大家按部就班推进抗疫工作之时,却传出一则谣言,即“石家庄人民接受肛试子核酸检测后秒变企鹅”,以图文和视频的方式在网上疯狂传播。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我们不能将谣言与舆情(负面信息)混为一谈。它们两者虽然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两者的相同点可以概括为:多为当前热点,都有较强的传播力,从情感上多为负面基调。
然而两者又有本质不同。舆情是真实的,谣言是虚假的;舆情是为了反映和暴露问题,谣言是蓄意抹黑;舆情应谨慎对待,谣言则应坚决打击。
抵制谣言,首先要去除谣言生存的土壤。真相的缺位,才给了谣言滋生的温床。所以真相要及时、充分、广泛公开,利用合理的传播手段加以扩散。真相跑得快了,谣言自然没有市场。
对于凭空捏造、蓄意抹黑的谣言制造者,当然要严厉打击,及时辟谣。